桂建辦字[2005]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
為加快我區城鎮化進程,引導我區城鎮化健康發展,落實全區城鎮化建設任務,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2005年廣西城鎮化工作要點》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2005年廣西城鎮化工作要點》
二00五年廣西城鎮化工作要點
2005年加快推進我區城鎮化進程,要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在宏觀調控中千方百計加快發展。以增強中心城市綜合輻射帶動能力為重點,加快建設領域各項改革,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村鎮建設“1211工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年內實現城鎮化水平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33%左右;縣城以上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投資達到130億元左右,增長13%左右;村鎮建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左右,重點鎮基礎設施有明顯改善;縣城以上城市新增供水綜合生產能力45萬立方米,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4個百分點,燃氣普及率提高2個百分點,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增長5%,人均道路面積增長3%,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提高3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長0.5K,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0.5個百分點。
一、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要樹立在加強城鄉規劃中促進發展、在加快發展中加強城鄉規劃的理念,強化規劃管理,充分發揮規劃的指導和調控作用,綜合運用規劃、項目、市場三個手段,推動中心城市壯大變強。
(一)加強對近期建設的規劃管理.以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壯大產業實力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重點,抓好14個中心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對設區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審查,突出抓好強制性內容的落實。實行規劃公示、公眾參與等制度。以城市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確定的優先發展地區為重點,城市總體規劃除了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各專項規劃間的銜接與協調外,還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突出抓好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年內實現近期建設用地控制性詳規的全覆蓋。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和風景名勝區的管理。
(二)整合城市建設用地,促進城市組團發展.以實施重大項目為突破口,充分利用納入規劃的城市周邊國有農林場土地,圍繞產業集聚和發展來展開城市建設,以工業區建設構建城市經濟發展新格局。突出抓好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實現中心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向工業區延伸的目標。充分發揮規劃的調控作用,引導高新技術產業和大工業向中心城市工業區集聚,形成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針對我區部分設區城市市轄區區劃不合理問題,做好充分論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調整。同時,認真抓好城市和郊區統籌規劃試點。
(三)組織開展南北欽防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編制.編制南北欽防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明確區域發展目標、城鎮空間布局、生產力和基礎設施布局,做好與專項規劃的協調銜接.努力實現統一規劃、整體布局、設施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四)抓好中心城市的整治改造。以城市綠化美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為重點,深入開展“南珠杯”競賽活動。繼續實施一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筑保護性整治項目,抓好小街小巷的硬化、亮化,同步進行路面整修、管網配套、線路入地、拆除違章、綠化美化.著力抓好舊城區整治改造。對規劃予以保留的舊居住區,完善基礎設施,拆除亂搭亂建,搞好綠化美化;對需拆除重建的危舊房,堅持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成片改造、綜合開發。著眼于提高城郊城鎮化質量和村民生活質量,穩妥推進“城中村”改造;抓好南寧、北海“城中村”改造試點。
二、以實施“1211”工程為突破口,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在突出發展中心城市的同時,關注農村發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實施“1211”工程,即經過6年左右的努力,到2010年在全區創建10個城鎮化示范縣、22個小康示范鎮、每年建設100個示范村、對1000個村進行整治。
(五)加強對實施“1211”工程的領導。配備與實施“1211”工程相適應的人員。堅持突出重點,典型引路,整合力量,協調推進,圍繞實施“1211”工程,研究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制定并落實《關于實施“1211”工程的工作方案》;完善“1211”工程配套政策措施。
(六)固地制宜,分類指導,形成特色村鎮。圍繞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切實抓好10個城鎮化示范縣的發展,以點帶面.認真謀劃立鎮項目,著力培育特色村鎮。加強對“1211’工程的指導,區別不同類型,引導相關縣、鎮和示范村、整治村選準發展路子,抓好特色經濟。積極探索符合國情的村鎮規劃建設規律,加強村鎮規劃建設和為農民服務的工作機制。組織搞好村莊道路、供水等設施建設,結合生態農業示范村建設規劃,加強村莊環境整治,引導農民相對集中建設住房。
(七)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加快推進“1211”工程.著力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做好企業參與“1211”工程的協調、引導和服務。以項目建設和發展非農產業為載體,發揮企業的主力軍作用,實現企業拓展、村鎮發展的雙贏。把各類工止區,作為城鎮新區來規劃和建設,增強城鎮對各類生產要素的聚集能力。努力形成加快“1211”工程的合力。加大協調解決問題、落實相關政策的力度,積極整合自治區本級各有關部門的專項資金集中投入,逐步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梯度推進,協同發展的格局。
三、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繼續完善城鎮基礎設施
(八)突出抓好自治區重點城建項目建設。按照自治區重點項目年度計劃,組織實施自治區重點城建項目。突出抓好明陽工業新區道路、南寧市東盟國際聯絡基地基礎設施、柳州西南、西北向進出城道路和陽和工業區道路、桂林市琴潭區中隱路、桂林市雁山區基礎設施、梧州市火車站站前大道、玉林火車站綜合改造工程等今年新開工項目;建成投產南寧三津水廠;續建沿海三市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項目、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南寧市路橋項目和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玉林污水處理廠;抓好柳州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玉林市城市環保設施建設項目、南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前期工作。各地因地制宜,圍繞增強城市功能,分別組織實施一批群眾關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幾件好事。
(九)多渠道籌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按照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放開建設市場,繼續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做好2005年城建國債項目申報和落實工作、西部地區縣城供水項目、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補助資金計劃,以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補助資金計劃等申報工作。積極促進收費制度改革,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有關收費管理辦法,規范收費管理。
(十)積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招商。完善全區城市基礎設施利用外資備選項目庫。積極主動地組織招商引資活動,加緊做好參加日本愛知世博會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組織好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洽談活動,以及“珠洽會”招商引資活動。做好南寧、桂林城市環保項目世行貸款項目的監管;配合做好南寧三津水廠和桂林城北水廠利用日本協力基金貸款項目的跟蹤檢查。
(十一)加大旅游設施和農村交通設施建設力度。2005年重點建設大新碩龍鎮、靖西舊州鎮、賀州路花鎮,以及金秀縣城的旅游配套設施;加大城市景觀體系和城市標志物建設。交通設施建設方面,繼續把路網改造、發展農村交通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建設,全面實施農村便民小港碼頭和鄉鎮客圩渡船改造工程,加快完善農村客運網絡化,使路,站、運同步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客貨運輸的通達率和覆蓋面。
四、加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改善住房供應結構
建設經濟適用住房200萬平方米,繼續完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逐步將農民工納入承租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范疇。
(十二)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力度。將自治區確定的200萬千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市。各地要按照自治區的要求,在6月底前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和制度,落實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適用住房的管嚴格申請、審批和公示制度,嚴格定價管理;加強監督和指導,及時解決具體運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十三)加快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宅建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為目標,調整供應結構.加大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供應,限制非住宅和高檔及大戶型住房建設。支持對危舊住房改造和困難企業利用自用土地組織住房困難職工集資建房。加快城鎮廉租住房制度建設,逐步擴大廉租住房制度覆蓋面。
五、繼續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城鎮化的動力機制
(十四)加快推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改革。積極穩妥推進
全區市政公用事業改革,重點指導、支持桂林市燃氣公司、南寧市自來水公司等改革試點;力爭完成2個BOT項目的協調工作。逐步推進環衛行業事企分開;完善我區供水企業改革方案;大力推行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制度。積極推進市政公用事業政事分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市政公用事業政府監管機制。著眼城市管理體制創新,積極探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參與園林綠化、環衛、市政設施維護等的有效實現形式。組織市政公用事業改革試點。
(十五)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繼續抓好自治區有關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貫徹落實,按照經常居住地登記常住戶p的原則,逐步建立全區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為基本條件,適當放寬在城市經常居住地落戶標準,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進程,更好地發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
(十六)加快培育勞動力市場,促進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對促進城鎮化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推動鄉鎮企業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擴大鄉鎮企業就業容量。全年開展農民工引導性培訓100萬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9.75萬人;落實廣東廣西兩省勞務合作協議,實施職業技能訂單培訓并定向廣東培訓輸出1.5萬人;加快培育勞動力市場,凈化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就業環境;繼續支持、鼓勵農村勞動力跨地區轉移就業和自主擇業,保護外出農民在土地和宅基地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清欠力度,做好農民工維權工作。
(十七)加強調查研究,為城鎮化建設提供政策支撐.針對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適時組織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抓緊出臺《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自治區重點鎮發展的若干規定》等。
六、加強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宣傳工作
(十八)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全區城鎮化建設的宣傳力度.年內安排一次城鎮化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自治區推進城鎮化廳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編緝《城鎮化工作動態》,不定期出版;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有計劃地進行新聞宣傳。組織各有關新聞媒體參加“城鎮化建設八桂行”活動。